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

紓解腰痠 兩招搞定


現在的上班族久坐,不少人下背疼痛。起來走一走、動一動後,還是無法紓解。走動和坐著其實都在壓迫後腰的肌肉群,要減輕不適,得反向而行—延展後腰肌肉群。


方法非常簡單,坐在辦公室座椅上,把自己上半身癱在大腿上,藉身體的重量把後腰肌肉拉長,這就可以了。


在我的瑜伽課上,會叫腰痠的,通常不是要做家事的職業婦女,而是什麼家事都不用做的年輕人。


做家事要彎腰擦擦洗洗,彎腰就在伸展後腰,做家事的過程中就會紓解掉辦公室久坐的不適。後腰的壓力是紓解了,但上背的壓力卻加重了,在瑜伽課中看得很清楚,兩頭燒的家庭主婦,上背一定很緊。


在辦公室已經「坐」了好幾個小時,回家又繼續「坐」在沙發上,不斷的受到壓迫,「不動族」的後腰當然比職業婦女更不舒服。


有個觀念要和大家分享:腰痠的原因不同,紓解方法會不一樣。以前的人經常下田,要彎腰工作,感到腰痠背痛時,會兩手插腰,把身體向後仰。他們的腰痠是因為腰部肌肉不斷被拉長,得站直或向後仰,把後腰肌肉放鬆,才會感到舒服。做餐飲工作的人,常彎腰洗菜、洗碗,後仰是很舒服的。


但把下田老人家的紓解動作用在久坐上班族的身上,會適得其反,久坐上班族需要的是向前彎腰。


躺在床上也有紓解後腰的方法,最簡單的是平躺屈膝,讓後腰整個貼在床墊上;也可以側躺屈膝,想要進一步伸展後腰,可以把雙腿往上挪,讓大腿貼近肚子、膝蓋靠近胸部。

腰有點痠,把椅子向後推,坐到椅子前端,手抓住桌沿,雙腳稍打開,以便讓腹部有空間向下,像圖一樣,讓下背得以伸展。(圖一)
雙腳打開,讓腹部貼在大腿上,胳肢窩和膝蓋成好朋友,雙手反扣在後腳跟上,藉一點點手的力量,讓後腰延展更多,更有助於紓解後腰痠痛。頭部抬起,不要向下,避免血液衝向腦部。(圖二)
作者佘雪紅為中華民國瑜伽協會理事。黃琬雅╱示範 陳立凱╱攝影

五十肩的治療與復健


五十肩的治療與復健


無論你/妳有沒有肩痛,都值得看看這篇文件,預防性和治療性的運動非常有效和重要.

請留心學習示範運動過程
五十肩的治療與復健

因為外傷或勞損傷而導致肩關節疼痛,使肩關節不能主動或被動做外展、向前、向後彎屈或外旋等活動,且此肩部疼痛好發於45─60歲,故稱『五十肩』或稱為肩關節周圍炎。

一般而言,罹患五十肩的女性患者多於男性,雖然左右兩肩都有機會發生,但以左肩比率較高,而兩邊同時發生的機會很少。

初發時常感肩膀酸楚難忍,局部怕冷,夜痛加重,甚至睡時痛醒,故又稱「冰凍肩」。且疼痛感會向頸部及上肢擴散,此時上肢活動受限,穿衣、搔背都有困難,也不能自己梳頭髮,當上肢不動或向下時疼痛減輕或消失,故又稱「凍結肩」。

如何知道自己有五十肩?如果,手臂上舉可碰到耳朵,而手背到背後可碰到對側肩胛骨,就不用擔心有五十肩。

由於不動較不會引起疼痛,所以很多五十肩患者盡量不動,結果使得活動受限愈來愈厲害,惡性循環。許多病患會因而變成肩不能挑、手不能提的獨臂俠。


常見的病因

1.性別:女多於男,長期操勞家的主婦和停經婦女最常見。

2.退行性病變及免疫、代謝性疾病:好見於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硬化、頸椎病等之病患。

3.外傷史:患側肩膀大都有外傷史。

4.職業:非體力勞動者、伏案工作者較常見。

5.患側:無特殊原因者常發在左側,而有外傷史者通常好發在右側(慣用手)。並且多為單一患側,兩側同時發作者,僅6-17%。

能引起肩關節周圍炎的病因,則包括肌腱炎所引起的急慢性外關節炎,肩關節脫臼,骨折,長期固定,韌帶受損,肌肉斷裂,肩關節退化,甚至於心肌梗塞或頸脊神經根炎……等,由此顯示了本病的複雜性。

五十肩的臨床症狀可約略分為三個時期:

1.疼痛期:約可持續6個月,此時病人感到肩部各方向動作均會引起疼痛,痛點通常難以準確定位,而且常會有放射性疼痛至上臂或手肘。

2.僵硬期:約6至12個月,此時關節不見得會痛,但非常僵硬不靈活,動作明顯受到限制,此後疼痛與僵硬可能又同時存在。

3.恢復期:此後6個月,會慢慢恢復,但很難完全復原。基本上,症狀是一種惡性循環,越痛越不動,越不動越痛。

五十肩的治療

西醫的治療,在急性期,關節活動限制還不明顯,口服消炎藥及熱療對減輕疼痛都有幫助,關節內注射類固醇也可減輕疼痛。但若活動已受限制,則要加上運動治療才會有效。運動的目的在於止痛,增加關節活動度,增加肌肉力量、耐力與協調等。

中醫認為五十肩是由於過度勞累,或因年老體衰,肝腎氣血虛損以致筋失濡養,加上風寒濕邪氣乘虛侵襲肩部經脈所致,稱之為「漏肩風」。由於寒主收引,風寒侵襲經脈,遂致氣血阻滯、筋脈凝滯而成肩痛,故又名「肩凝症」,多屬「痺症」的範圍。

治療上以調理氣血、祛風散寒、化濕通絡為主。方藥的使用宜補氣血、益肝腎、溫經絡、祛風濕,可內服三痺湯加減來治療。

在治療方面,重點放在減除疼痛與功能的重建(恢復其關節活動度),包括使用消炎止痛藥、關節內注射、物理治療、鬆動術及肩關節伸展運動,分述如下:

1.藥物治療:消炎止痛藥、肌肉弛劑,對於較神經質的過度保護(痛就不敢動,越不動,關節活動受限越厲害)的病人可給予抗焦慮藥並鼓勵患者多活動肩膀。     

2.關節內注射:類固醇加局部麻醉劑,注入的量(體積)要夠(可再加食鹽水),以便將關節囊撐開。關節內注射須由骨科、復健科或其它相關科之專科醫師執行之。    

3.物理治療:包括冰敷(炎症反應明顯,疼痛為主時)、熱敷、超音波、干擾波,經波電刺激,磁場治療,對於物理治療不得過度依賴,它純粹只是緩解疼痛,病人本身須努力加強肩膀的活動與伸展運動。

4.鬆動術:在關節內注射或熱敷後由有經驗的醫師或治療師執行之,可獲得良好的效果,切忌硬扳硬拉,而造成二度傷害。

運動復健

五十肩患者的運動復健,有利於肩部機能的恢復。形形色色的運動很多,主要是增加肩關節與肩胛骨的活動度,重點在於運動的強度與頻率,一開始不妨輕一點,多做一點,有空就做,然後慢慢增加其強度。最好每天4~6次,每次10~15分,為減少運動時之疼痛,可事先以電熱或熱水袋作熱敷20分鐘。

1.肩胛骨活動

肩膀向前配合上臂內施,儘量將肩胛骨往兩旁拉開,肩膀上提靠近耳朵,肩膀往後繞配合上臂外旋(擴胸、兩肩胛儘量內來),肩膀放鬆還原,此算一次,做30次。要領是肌肉儘量放鬆,幅度儘量放大,儘量慢一點,可配合呼吸,肩膀向前向上向後時吸氣,放下時呼氣。

2.鐘擺運動

弓箭步(前腳彎,曲後腳略彎),彎腰,令患側上肢自然下垂,然後做前後、左右、順逆時鐘的甩動,動作由小漸,大若疼痛厲害,可只做前後甩動,要領是肌肉要放輕鬆,亦可手持重物(罐頭或保特瓶),可提高效果。

3.手指爬牆運動

正面(或側面)向牆,以手指爬牆,並將身體貼近牆壁,可在牆上做記號,看看是否一天比一天進步。

4.端盤運動

適用於疼痛已減緩而關節活動仍受限者,及平常保健之用,手掌向上如端盤狀,手掌由前往後腋下繞一圈,然後由後往前在頭頂上繞一圈,運動過程中,手掌一直保持向上,要領是肌肉儘量放鬆,上臂內旋、外旋,儘量轉到極限。

5.拉棒運動

雙手各執木棒(或雨傘)之一端,木棒直立,在背後,兩手一上下,以健側拉牽患側,朝關節活動受限的方向伸展,要領是要以持續穩定的力量牽引,切忌突然猛力硬拉。

6.背後抬手運動

雙手放在背後腰背處,患手在上好手在下,儘量把手往上托高。